百年奋斗心向党,产业报国谱新章。5月28日,“永远跟党走”中国宝武钢铁集团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梅钢厂史陈列馆挂牌仪式在梅山钢铁公司隆重举行。
中国宝武党委常委、宝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邹继新出席揭牌仪式。他说,梅钢厂史陈列馆是中国宝武“红色基因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拼搏奋进的历史篇章,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陈列馆位于梅钢公司行政大楼左侧,一座民国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楼,50多年的梅钢厂史在这里徐徐展开。序厅顶部和两侧分别支撑着三道钢铁横梁和立柱,“从建设的第一天起,梅钢人就立下了铁血丹心报国志,要做大国崛起的‘钢铁脊梁’、城市发展的‘钢铁担当’,递交美好生活的‘钢铁答卷’。”
一座厂史陈列馆,一部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史。从1969年建厂至今,50多年来几代梅钢人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牢记周恩来总理“早日抢出梅山铁”的殷殷嘱托,秉持着钢铁报国初心和钢铁强国使命,以“中流砥柱”的担当和百折不挠的韧性,为大国崛起挺起钢铁脊梁。
50余载激情岁月,见证了洪流般奔腾不息的梅钢历史,积淀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梅钢精神。一幅幅已经泛黄的照片,一帧帧略显模糊的影像,背后都是一个个闪耀着动人心弦的奋斗故事,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因矿而铁、因铁而钢、因钢而城,一树一桩,一钉一铆,因钢铁报国的初心而茂盛繁衍。梅钢,最初是上海依托南京梅山铁矿资源建设在江苏的钢铁原料基地。建国初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上海一直面临着“有钢无铁”的窘境,1969年4月24日,梅钢的前身——九四二四厂工程指挥部成立,沉寂的南京西南郊骤然沸腾起来。遵照周恩来总理“要搞大会战,要快,早日把铁抢出来”的殷切嘱托,来自上海、江苏和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建设大军齐聚梅山,历经10年的艰苦创业,在一片荒丘之上建起了一座大型炼铁基地,为上海的钢铁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铁资源。
1969年4月30日,梅钢工程建设先遣队12人,由指挥宋星路带领来到梅山,进行先期准备。现场一无所有,只能借宿位于板桥的解放军南京军事外语学院,并作为临时驻地。指挥部没有开办费,向外语学院借了5000元钱和800斤粮票才开张。桌子不够,就用床铺代替,白天办公,晚上睡觉。
这年冬天,南京遭遇极端寒流,指挥部所在的芦席棚难以过冬,他们就在芦席外面抹上一层厚厚的泥浆姑且保暖,宋星路指挥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影像。虽然寒风吹透了席墙,雪花布满了铁床,暴风雨袭击了工棚,但是在照片的背面,老指挥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起点!
风雨无阻,争分夺秒,梅山工程不断创造出一项又一项的新纪录。重达270吨的高炉炉体,国内第一次整体制作、整体运输、整体吊装,炉体上“中国人民有志气”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如今看来依然还是那么震撼人心。
简短的标语,闪耀着梅钢人深厚的钢铁报国情怀。1970年7月31日,第一座焦炉顺利出焦;8月8日,一号高炉胜利出铁。梅钢人创造了当时世界大型炼铁厂一年建设、一年投产、两年基本建成的奇迹。
1972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工人阶级创奇迹》风靡全国,梅山炼铁基地建设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当时,正在梅山采风的上海青年画家魏景山和陈逸飞被梅钢人战天斗地的建设豪情和炽热情怀所感染,由陈逸飞执笔的油画《开路先锋》一经问世,便在已沉寂多年的中国画坛引起巨大轰动,成为中国当代工业画题材的经典之作。“开路先锋”不仅和梅钢紧密相连,也成为中华民族从苦难中挺立起脊梁,不断实现工业强国梦的力量源泉。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恨铁不成钢”一直是梅钢人最难以释怀的情结,炉火照天地、红星耀紫烟,实现“百炼成钢”的“大山梦”,也是梅钢人最大的心愿。然而,从单一的炼铁企业向钢铁联合企业跨越,谈何容易。
一张全英文标识的电气原理图静静地展陈在梅钢厂史陈列馆里。这是梅钢热轧厂三电首席工程师谢向群1993年在美国学习时由美国技师手绘的图纸,谢向群珍藏了整整20多年。
1991年11月28日,梅钢热轧工程开工,正式吹响了建设钢铁联合企业的号角。没有建设热轧的经验,没有相关的技术能力,如何将一套二手设备安装到位并成功投用,这个难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梅钢人的面前。面对困难和挑战,梅钢人没有退缩,反复琢磨,反复试验,不仅做到了项目如期投产,还把一套二手设备建设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热轧产线。
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52年前,扬子江畔、三山矶旁,梅钢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52年来,梅钢人劈波斩浪、奋发创新,扎根脚下热土,迎来巨变铸就辉煌。今天的梅钢,是世界钢铁航母中国宝武核心子公司宝钢股份四大精品钢材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先进的全流程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生产线和高端产品制造能力,拥有国内管理水平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地下数字铁矿。
2020年,梅钢成功创建江苏省工业旅游区;2021年,梅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项目入选南京市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线路。从国家部委到周边社区,从大学教授到中小学生,从大型央企到小微企业,从重工业“同圈层”到罕有交集的其他行业,越来越多的“朋友圈”慕名到访梅钢工业旅游区。
艰苦创业、奋发创新,50多年来梅钢人传承“双创”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获取前行力量。宝钢股份党委常委、梅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施兵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梅钢将在挂图作战中跑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进入行业第一方阵,为中国宝武成为世界一流伟大企业、为把宝钢股份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和最具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懈奋斗。
绿意盎然的草坪、五彩缤纷的花坛、茂密生长的丛林,还有那高高耸立的彩色如童话般的冷却塔、工业烟囱……7平方多公里的厂区内,没有灰尘弥漫,不见煤粉飘落,“打造全球钢铁业最洁净工厂”的大幅标语分外醒目。“赏庭前花开花落,看天穹云卷云舒”,不是公园胜似公园,这里就是梅钢,南京城西南郊年产760万吨钢材的大型工业生产基地。
在梅钢厂史陈列馆中庭,设计有一尊以铁矿石和莫比乌斯环为主要元素的雕塑。莫比乌斯环,象征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雕塑底座铁矿石重约5吨,采自梅山铁矿地下-330米处,从底部的锈蚀到顶部的光亮,寓意着从矿石到钢铁的演变,诠释着钢铁的生态属性,也展现着梅钢的生长力量。
来源: 江苏经济报